蝶恋花 · 感怀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感怀》是明代诗人沈宜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和春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蝶恋花·感怀》的原文如下:“记得常仪分手去,别恨萦怀,怕咏相思句。鹦鹉不知人意绪,聪明故故撩人语。一夜小楼沉细雨,吹尽嫣红,春又归何处。戏把榆钱千万数,可能买得流光住。”

  2. 词作鉴赏

  • 词的上片开头即描绘了梅花在冬末春初仍含苞待放的景象,“犹见寒梅枝上小”和“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两句,不仅勾勒出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更迭。这种对比,让读者不禁思考起自己生命中那些尚未完成的愿望与梦想。
  • 下片则通过梦境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焦虑。“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描述了清晨醒来时,窗外啼叫的鸟儿打破了美好的梦境,而连绵不断的烦恼让人难以安宁,这恰似人生的常态,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 结尾处,通过使用“榆钱千万数,可能买得流光住”这一设想,寄托了一种对时间易逝、美好无法挽留的哀叹。尽管这样的幻想带有些许浪漫色彩,却也折射出词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1. 作者背景:沈宜修,字宛君,吴江(今属江苏)人。她的丈夫是叶绍袁,生三女,皆有文才。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她还辑录过当时名媛的诗文作品,可见在当时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2. 艺术特色

  • 意境之美:沈宜修的词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构建出一种清幽脱俗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之中。
  • 情感之深: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抒发了复杂的情感。
  • 语言之雅:沈宜修的语言典雅而流畅,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整体构思都体现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使得整首词既富有哲理又不失美感。

《蝶恋花·感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明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逝去的无限哀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