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谐录 ·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是快还是慢,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于是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立马谢别了船师,击鼓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

介绍

《楚人学舟》是明代刘元卿创作的文言文,出自《石谐记》。这篇文章以楚人学习操船为喻,表达了“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的道理。文章的寓意深刻:《楚人学舟》通过讲述一位楚人初次学习操船的经历,强调了在学习和实践中必须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能稍有进步就骄傲自满或妄自尊大。

刘元卿通过对楚人学习操舟的描述,揭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和谦逊的重要性。楚人在开始学习时,完全依赖师傅的意见进行操作,小试牛刀后便自以为掌握了所有技巧,最终因过于自信而陷入危险。这个故事提醒读者,成功往往是暂时的,唯有不断学习和谦逊,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

文章的寓意也体现在它对后世的影响上。《楚人学舟》不仅在当时具有教育意义,其深刻的哲理至今仍有启发作用。例如,在学习新技能时,人们往往容易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忽视了继续学习和实践的必要性。因此,《楚人学舟》提醒人们在面对成就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持续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楚人学舟》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也是一部富有哲学深度的教导世人的作品。它鼓励人们无论取得何种成就,都应保持谦卑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注解

习:学习。

操:控制,这里指驾船。

折:指船调头。

旋:指船转弯。

疾:快。

徐:慢慢地。

惟舟师之是听:只听从师傅的(教导)。惟,只、仅仅;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

渚:水中小洲。

莫:没有。

遂:于是就。

尽:全部。

遽(jù): 立即。

谢:辞别。

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径:径直。

亟:立即、突然。

犯:遇到。

乃:于是、就。

四:四周。

柁:通假字同“舵”,做动词,驾驶。原指船舵。

始:开始。

顾:张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