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风轩静,江深水槛浮。
佳人看弄棹,稚子学垂钩。
柳拂翻黄鸟,荷披散白鸥。
闲心与逸兴,长夏得淹留。
孟夏晨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夏山中晚坐》是清代诗人谢芳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孟夏时节山林间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心境变化。
从艺术特点来看,《孟夏山中晚坐》体现了谢芳连诗歌的鲜明特色。谢芳连作为清代诗人,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擅长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此首《孟夏山中晚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具体而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孟夏时节特有的景致和氛围。
在思想内涵上,《孟夏山中晚坐》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诗中的“石林湛雨气,山月连阳晖”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做法,使得诗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描绘,而是深入到了情感与哲理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来看,《孟夏山中晚坐》也是了解清代诗歌的一个窗口。清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宝贵的作品。谢芳连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变迁。因此,深入研究《孟夏山中晚坐》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还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有更深的认知。
《孟夏山中晚坐》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一次心灵的静谧旅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谢芳连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