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峭篇 · 三九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格调太高的音乐很难让众人接受,所以,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便不再弹琴。最珍贵的宝物很难让众人喜爱,因此,卞和才会抱着玉在荆山下面哭泣。

介绍

《集峭篇·三九》是陈继儒所著的一本文学作品,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修身、养性、立言、立德等方面的见解和体会。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集峭篇·三九》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集峭篇·三九》的作者陈继儒,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之一,其著作《小窗幽记》影响深远,被视为为人处世的经典之作。
  2. 书的内容:《集峭篇·三九》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立言、立德等各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全书共分为十二卷,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刻而丰富。
  3. 主题思想:书中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忠孝、经史的重要性,并认为读书人应该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风气。《集峭篇·三九》中的观点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4. 文学价值:《集峭篇·三九》不仅在思想上有很高的价值,其在文学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作为文学作品,它采用了散文的形式,语言优美,富有哲理,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在阅读《集峭篇·三九》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同时,这本书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集峭篇·三九》不仅是陈继儒的文学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