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咏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咏竹》是南宋词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56)秋,当时作者正在杭州任上。

这首词以“咏竹”为题,实则借物抒情。作者通过描绘竹子的挺拔、翠绿和坚韧不屈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经历坎坷的感慨以及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
全词通过对竹子形象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寄寓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作品原文

满江红·咏竹

秋到长门①,泪眼双盈。记当日、别东风面②。如今憔悴,那堪再忆春风前。
欲说还休③,杜鹃声里,荼蘼④香深。但愁风雨,损却旧时

注解

修竹:长长的竹子。

映带:景物彼此衬托。如“山河相映带”、“万竹争映带”。

一泓(hóng):一道。

森寒洁绿:指竹子幽深、阴冷、洁净、翠绿。

“风动”二句:风一吹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膏沐,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也指洗沐,润泽。

凤来栖: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聊医俗:姑且医治庸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问华胄(zhòu):问竹子是哪个贵族的后代。华胄,贵族的后裔。

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苗裔(yì),子孙后代。

湘江曲:湘江弯曲处。

孤高:高傲,不合群。此赞竹子的和松柏一样高雅不俗。

阿娇金屋: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