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六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陆澄问:“有人夜里怕鬼,怎么办?”

先生说:“这种人平日里不能做到完全出于公义而心中有愧,所以才会怕鬼。如果平时的行为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马明衡说:“正直的鬼不可怕,只恐怕邪恶的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

先生说:“邪恶的鬼怎能迷惑正人君子?只怕是人自己心邪,才有能迷惑的鬼,并不是鬼迷惑你,而是人心已自迷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不该怒而怒,就是怒鬼迷;不该怕而怕,就是惧鬼迷。”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其弟子对其学说的理解和实践。”门人陆澄录·二十六”具体指的是其中的一段对话或论述。

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传习录》中确实有这样一段关于“知行合一”的内容:

知行合一

问曰:先生云:“吾日三省吾身。”此语何谓?先生曰: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若无其事,我则颜子矣。」

大意

这段话是王阳明教导弟子如何自我反省和实践“知行合一”的方法。

  1. 问: 请问先生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
  2. 答:
    • “为人谋而不忠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

注解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子莘,指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阳明学生。闽中有阳明学问自马明衡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