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
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问:“先生说‘颜回之后孔子的学说就衰亡了’,对此我有疑问。”
先生说:“孔子众多学生中,认识圣道最全面的只有颜回一人,从颜回逝后孔子的喟然叹息就知道了。他说‘孔子善于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以文教扩充我的学识,以礼仪约束我的行为’,这是他看透、学透后才能说出的话。博文、约礼为什么善于教人呢?学者必须细细思量。圣道的全部,圣人也难以用言语表达给人,必须是求学的自我修行自己感悟出来的。颜回‘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也就是周文王所说的‘望道未见’的意思。望道未见,才是真见识。所以颜回死后,正宗的孔子学说就不能全部流传下来了。”
介绍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集大成之作,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门人陆澄录”是其中的一部分,收录了王阳明门下的弟子陆澄对于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和实践。
在《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六十三》中,陆澄记录了他的老师王阳明关于心学的教导和他自身的实践体会。这本书记录了许多王阳明关于心学的思想,例如他的“四句教”、“知行合一”等核心观点,以及他如何通过实践来理解这些理论。
陆澄的记录不仅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展示了王阳明对个人修养和实践的重视。他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影响的窗口。
注解
《论语·子罕》第十章:“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章:“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