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先生说:“现在谈论性的人,议论纷纷各有异同,虽然都是在说本性,其实都不明白本性。对于认识到本性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异同。”
《传习录》是王阳明(1472-1529)的弟子钱德洪和王汝止等人收集整理他与门徒、学者们的问答记录,共四十卷。其中“门人黄以方录 · 十”是《传习录》中的一部分,收录了王阳明与门徒、学者之间的问答内容。
在“门人黄以方录 · 十”中,黄以方记录了王阳明对于一些哲学问题的回答,这些问题涉及道德修养、人性、天理等多个方面。王阳明在这些对话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学问。他还提倡通过内心的体验来理解和实践儒家的道德观念。
这些对话体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关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人的心灵是世界的本源,人的本性就是善,而人的行为和品质都是由内心决定的。王阳明通过这些对话展示了他的心学理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