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寺,钱武肃王之故苑也。地产灵芝,舍以为寺。至宋而规制浸宏,高、孝两朝四临幸焉。内有浮碧轩、依光堂,为新进士题名之所。元末毁,明永乐初僧竺源再造,万历二十二年重修。余幼时至其中看牡丹,干高丈余,而花蕊烂熳,开至数千余朵,湖中夸为盛事。寺畔有显应观,高宗以祀崔府君也。崔名子玉,唐贞观间为磁州鉴阳令,有异政,民生祠之,既卒,为神。高宗为康王时,避金兵,走钜鹿,马毙,冒雨独行,路值三岐,莫知所往。忽有白马在道,?驭乘之,驰至崔祠,马忽不见。但见祠马赭汗如雨,遂避宿祠中。梦神以杖击地,促其行。趋出门,马复在户,乘至斜桥,会耿仲南来迎,策马过涧,见水即化。视之,乃崔府君祠中泥马也。及即位,立祠报德,累朝崇奉异常。六月六日是其生辰,游人阗塞。
张岱《灵芝寺》诗:
项羽曾悲骓不逝,活马犹然如泥塑。
焉有泥马去如飞,等闲直至黄河渡。
一堆龙骨蜕?前,迢递芒砀迷云路。
茕茕一介走亡人,身陷柏人脱然过。
建炎尚是小朝廷,百灵亦复加呵护。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灵芝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西湖梦寻》是清代著名学者黄遵宪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杭州西湖为背景的小说集。该书共分为五卷,《西湖南路·灵芝寺》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西湖边偶遇一位道士,并与之交流的故事。故事中描绘了西湖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灵芝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展现了西湖及其周围地区的美丽景色,同时融入了一些哲学思想和社会批判元素。这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黄遵宪在个人经历与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请注意:由于是虚构的作品,因此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描述。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详细信息,请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endoftext|>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