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二 · 燕子矶

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篷窗中见石骨棱层,撑拒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阁,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子矶》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在他的文集《聊斋志异》中。

《燕子矶》

概述

《燕子矶》,出自清末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小说《聊斋志异》。该篇描述了作者对燕子矶的一段梦境经历,并通过梦中的场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

故事梗概

在梦中,主人公陶庵(即蒲松龄本人)来到了一个名为“燕子矶”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作者向往的理想之地。然而,在一次意外的雨夜中,陶庵被雨水淋湿了衣服,并且他发现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沉重起来。

在梦中的最后时刻,陶庵终于明白自己所处的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一个梦境。这个梦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