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骧首于耶溪,大池百仞出其颔下。六十年内,陵谷迁徙,水道分裂。崇祯己卯,余请太守檄,捐金紏众,参锸千人,毁屋三十馀间,开土壤二十馀亩,辟除瓦砾刍秽千有馀艘,伏道蜿蜓,偃潴澄靛,克还旧观。昔之日不通线道者,今可肆行舟楫矣。喜而铭之,铭曰:“蹴醒骊龙,如寐斯揭;不避逆鳞,扶其鲠噎。潴蓄澄泓,煦湿濡沫。夜静水寒,颔珠如月。风雷逼之,扬鬐鼓鬣。”
陶庵梦忆 · 卷三 · 龙喷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庵梦忆 · 卷三 · 龙喷池》是张岱的一篇散文。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蝶庵主人等,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其家族世代从事文化教育。张岱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酷爱文学,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情画意。
《陶庵梦忆 · 卷三 · 龙喷池》是张岱代表作之一。该文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卧龙山麓耶溪边的龙喷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文中“卧龙骧首于耶溪,大池百仞出其颔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龙喷池雄壮的景象,卧龙山仿佛昂首于溪流之中,而巨大的龙喷池则在其颌下静静流淌。
张岱在文中还描述了崇祯己卯年(1639年)的一次修缮活动。当时为了保护古建筑,他向太守请命,捐金并组织数千名劳工,经过努力,共清理瓦砾三十多间,开辟了二十亩多的肥沃土地,使龙喷池周边环境焕然一新。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张岱对文物保护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陶庵梦忆 · 卷三 · 龙喷池》不仅是张岱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研究明清时期文人生活、园林建筑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篇散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张岱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