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三 · 栖霞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一客盘礴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庵梦忆》是清代笔记小说集,作者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词世、石公,号陶庵、蝶庵居士等。作品以清丽典雅的文笔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和心境,生动地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面貌。

《栖霞》是张岱在南京时所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记述了他的游历经历。文章描绘了一幅金陵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意。全文以时间为序,通过描写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当时南京城内的繁华景象和社会风貌。

《栖霞》一文不仅是一篇游记,更蕴含着张岱个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秋景的描绘,他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国之思。文章语言优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