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叔善诙谐,在京师与漏仲容、沈虎臣、韩求仲辈结“噱社”,唼喋数言,必绝缨喷饭。漏仲容为贴括名士,常曰:“吾辈老年读书做文字,与少年不同。少年读书,如快刀切物,眼光逼注,皆在行墨空处,一过辄了。老年如以指头掐字,掐得一个,只是一个,掐得不着时,只是白地。少年做文字,白眼看天,一篇现成文字挂在天上,顷刻下来,刷入纸上,一刷便完。老年如恶心呕吐,以手扼入齿哕出之,出亦无多,总是渣秽。”此是格言,非止谐语。一日,韩求仲与仲叔同宴一客,欲连名速之,仲叔曰:“我长求仲,则我名应在求仲前,但缀绳头于如拳之上,则是细注在前,白文在后,那有此理!”人皆失笑。沈虎臣出语尤尖巧。仲叔候座师收一帽套,此日严寒,沈虎臣嘲之曰:“座主已收帽套去,此地空馀帽套头;帽套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冷悠悠。”其滑稽多类此。
陶庵梦忆 · 卷六 · 噱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陶庵梦忆》是清代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全书共分10卷,《卷六·噱社》记载了作者在杭州时所见的一种娱乐场所“噱社”的情况。该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俗人情和生活场景,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
《陶庵梦忆 · 卷六 · 噱社》描述的是一个以表演杂耍、魔术等技艺为主的游乐场,“噱”即为卖艺者或叫花子。“噱社”的活动包括唱戏、说书、演杂技和各种魔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这些艺人精湛的艺术才能以及观众的热情参与。
在《卷六·噱社》中,张岱详细记录了他所见的各种表演形式,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技艺进行了生动描述。例如,“噱”们常常变换花样,以吸引顾客的眼球;他们或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