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六 · 曹山

万历甲辰,大父游曹山,大张乐于狮子岩下。石梁先生戏作山君檄讨大父,祖昭明太子语,谓若以管弦污我岩壑。大父作檄骂之,有曰:“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石篑先生嗤石梁曰:“文人也,那得犯其锋!不若自认,以‘残山剩水’四字摩崖勒之。”先辈之引重如此。曹石宕为外祖放生池,积三十馀年,放生几百千万,有见池中放光如万炬烛天,鱼虾荇藻附之而起,直达天河者。余少时从先宜人至曹山庵作佛事,以大竹篰贮西瓜四,浸宕内。须臾,大声起岩下,水喷起十余丈,三小舟缆断,颠翻波中,冲击几碎。舟人急起视,见大鱼如舟,口欱四瓜,掉尾而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山》是清代文人袁枚的散文,收录在《随园诗话续篇》,原载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刊行的《陶庵梦忆》卷六。全文共分两段:第一段写作者游历曹山寺时所见所感;第二段则以曹山为背景,叙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庐山、龙虎山等地的情景。

在曹山中,作者看到了许多奇石和古树,并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感叹道:“此地真可谓天地间之大观也。”这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在游历过程中,他还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比如与友人畅谈诗词歌赋、欣赏庐山瀑布等。

曹山不仅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趣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