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七 · 山艇子

龙山自巘花阁而西皆骨立,得其一节,亦尽名家。山艇子石,意尤孤孑,壁立霞剥,义不受土。大樟徙其上,石不容也,然不恨石,屈而下,与石相亲疏。石方广三丈,右坳而凹,非竹则尽矣,何以浅深乎石。然竹怪甚,能孤行,实不藉石。竹节促而虬叶毨毨,如猬毛、如松狗尾,离离矗矗,捎捩攒挤,若有所惊者。竹不可一世,不敢以竹二之。或曰:古今错刀也。或曰:竹生石上,土肤浅,蚀其根,故轮囷盘郁,如黄山上松。山艇子樟,始之石,中之竹,终之楼,意长楼不得竟其长,故艇之。然伤于贪,特特向石,石意反不之属,使去丈而楼壁出,樟出,竹亦尽出。竹石间意,在以淡远取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艇子》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著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六卷,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十二章,计二百四十回。该书主要讲述了清初江南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并通过虚构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山艇子》是一部以清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作品,作者李汝珍在书中描绘了当时的江南地区的生活场景、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清初时期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研究清代文化及历史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山艇子》是清朝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李汝珍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通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