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水部 · 浸蓝水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据考,蓝是指加工蓝色染料的植物,主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可见,浸蓝水就是用蓼蓝、石灰等加工蓝色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水部·浸蓝水》是一部古代中国的药物学著作,由明朝的李时珍编撰。这部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名称、性质、功效、用途和制备方法等信息,是一部集药学、医学、生物学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式作品。

在这部著作中,李时珍对“蓝水”进行了特别的记载。他描述了一种名为“蓝水”的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江南地区,叶片呈深蓝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蓝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痈肿疮疡、跌打损伤等症状。

李时珍还介绍了如何采集蓝水的植物、处理蓝水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蓝水进行治疗等具体操作步骤。这些详细的记录为后世的医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