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不灰木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姜汤送下。
附方
有人根据《纲目》对不灰木的描述,如“其色白如烂木,烧之不燃,以此得名。”“要烧成灰,但斫破,以牛乳煮了,黄牛粪烧之,即成灰。”“形如针文,烧之无烟。”认为“这些性质和现在的石棉很相似,可能就是石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石部·不灰木》是明代李时珍撰写的一本药物学著作。该书共五十二卷,包括189种矿物、动物和植物药,其中376条药性理论和520多种药名,并附有大量药图。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地论述了各种矿物、动物和植物药的性能、形态、产地、采集加工等,并加以比较鉴别。同时对药物的药效、主治、配伍、禁忌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李时珍还对药物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如“药物性味”说、“归经”说等,对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石部·不灰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对后世的药物学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