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白药、梗草、荠
气味
(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
主治
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
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汤”。
痰嗽喘急。用桔梗一两半,研细,用童便半升,煎成四合,去渣后温服。
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脓)。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吐出脓因时,是病渐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汤”。
喉痹。用桔梗二两,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咽痛。先服甘草汤,如不愈,再服桔梗汤。
口舌生疮。治法同上。
虫牙肿痛。用桔梗、薏苡,等分为末,内服。
骨槽风(牙龈肿痛)。用桔梗研细,与枣肉调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内,上下牙咬住。常用荆芥煎汤嗽口。
牙疳。用桔梗、茴香等分,略烧后研细敷患处。
眼睛痛,眼发黑。用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称“桔梗丸”。
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细,加水调匀。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药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打伤阏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中蛊下血(下血如鸡肝色,大量排出,病热很险)。用桔梗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初时须强灌。约七天之后,血止。可吃猪肝汤补身体。药中也可加犀角,用量与桔梗等分。
怀孕中恶(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两,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杯煎服。
附方
《神农本草经》只有桔梗而无荠,但记桔梗一名荠。《名医别录》才认为这两个名称是不同的植物,因为它们的性味和功用都不相同。
本草纲目 · 草部 · 桔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全书共16卷,记录了当时已知的20xx多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生物种类。在书中,“桔梗”作为“草部”的一种,在第十二卷中详细描述其形态特征及药用价值。
桔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草地地带。它的根茎直立,叶状枝分叉向上延伸,花为白色的小花朵组成穗状花序。果实成熟后呈淡黄色的蒴果,内含种子数粒。
在《本草纲目》中,“桔梗”被描述为一种具有解表、宣肺、利咽作用的药物,在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时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它还被认为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和止血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草纲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