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紫参

释名
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汤送下。
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呈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附方
紫参作药用,远见于张仲景的《金匮玉函》,后来用者较少。但各书仍记载共功效。认为它是“肝脏血分”之药,“故治诸血病”。由于丹参也具有这类功效而更显著,所以紫参就渐少受到注意了,近年一样紫参被用于治疗癌肿(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肝癌等),常与狗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配合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共192卷,记载了当时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物质。在《本草纲目·草部·紫参》中,”紫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特征包括:

  • 外观:通常为紫色或蓝绿色。
  • 叶子:叶片多为羽状复叶,小叶呈卵形至椭圆形。
  • 花朵:花色多样,常见有白色、淡黄色等。花瓣数少于10朵。
  • 果实/种子:果实成熟后呈现紫红色或蓝色。

《本草纲目》中对”紫参”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其药用价值和功效上,包括:

  • 用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 **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