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紫草

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痈疽便闭。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小便淋。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井华水送下。
产后淋沥不净。治法同上。
恶虫咬伤。用紫草煎油涂搽。
附方
紫草的主要功能是:并凉血、和血,解毒、滑肠。近据报道,本品对绒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当时中国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研究。其中,《本草纲目·草部·紫草》是该书中关于一种特定草药的信息。

《本草纲目》是一部系统而全面的药物学著作,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草药知识,还详细描述了每种草药的功效、使用方法以及配伍禁忌等信息。在《本草纲目》中,《草部·紫草》一节会详细介绍这种植物的具体特征和用途。

请注意,由于时间限制或资料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本草纲目”这部著作的某些内容可能已经有所变化或者补充完善了。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请参考最新的版本或权威来源以获取准确信息。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本草纲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