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痈疽便闭。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小便淋。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井华水送下。
产后淋沥不净。治法同上。
恶虫咬伤。用紫草煎油涂搽。
附方
紫草的主要功能是:并凉血、和血,解毒、滑肠。近据报道,本品对绒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
诗句,译文,赏析
《本草纲目》中紫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 紫草简介
- 紫草科植物紫草
- 别名及历史渊源
- 主要产地与分布
- 紫草的形态特征
- 根的描述与采集时间
- 茎叶结构与生长环境
- 花果期与繁殖方式
- 紫草的药理作用
- 凉血、和血功能
- 解毒、滑肠效果
- 对绒毛膜上皮癌抑制作用
- 紫草的临床应用
- 治疗婴童疹痘方法
- 痈疽便闭与小便淋疾
- 产后淋沥不净处理
- 紫草的现代研究进展
- 化学成分分析
- 药效成分提取技术
- 临床试验与疗效验证
- 紫草的食用与保健
- 传统食用方法
- 现代饮食搭配建议
- 保健功效与注意事项
- 紫草文化与艺术表现
- 文学中紫草象征意义
- 绘画与雕塑中紫草形象
- 民间故事与传说
- 紫草的未来发展展望
-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 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
-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