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头翁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包痔肿痛。治法同上。
小儿秃疮。治法同上。
附方
白头翁的主要药效是:清热、凉血。近年多用它作为治疗痢疾的要药,对急性及慢性阿米巴痢。功效都比较显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共记载了1892种药物和4700多个药方。这部著作不仅详细描述了每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以及使用方法,还对植物分类进行了系统整理,并首次将草本植物分为6科35纲。

在《本草纲目》中,“白头翁”一词通常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中药:

  1. 黄连:这是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的一个章节。黄连是多年生草本,其根部具有强烈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在传统中医里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尿频、口苦等症状。

  2. 白头翁(又名“水龙骨”):这是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的另一章节。白头翁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