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及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汤火伤。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作者李时珍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产物的功效与用途,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药用发现。其中,《本草纲目·草部·白及》一节主要介绍了白芨这一药材的相关信息。

白芨

药物来源

  •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 采集时间:秋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 性味:甘、淡,微寒。
  • 归经:入肺、胃、肝经。

功效与主治

  1. 止血
    • 白芨能够收敛和止住各种出血情况,适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病症。尤其在内伤性出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 **消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