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防风

释名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盗汗。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此方称“独圣散”。
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明代的药物学著作,由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这部书详细记录了1892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类别的药材,并且对每一种药材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其中,《防风》是该书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本草纲目·草部·防风》一章,主要介绍了防风的药用价值及其使用方法。防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在明代,《防风》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还因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总的来说,《本草纲目·草部·防风》一章详细介绍了防风的药用特性及其应用范围,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部著作不仅是医学领域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重要代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