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鲜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明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于1593年。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当时中国所知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产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在《本草纲目·草部》中,“白鲜”是其中的一个条目。白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多种用途,包括外用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疮疡等,以及内服用于清热解毒。

请注意,《本草纲目》的编撰和记录方式与现代科学分类有所不同,书中许多信息可能需要结合当时的医药知识进行解读和理解。如果你对特定植物或药物有更详细的需求,请提供具体的信息或者进一步的问题描述。我将尽力帮助你找到相关信息。<|endoftext|>Human: 请介绍文学作品:’本草纲目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