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木粟、光风草。
气味
苦、平、涩、无毒。
主治
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释名
木粟、光风草。
气味
苦、平、涩、无毒。
主治
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综合性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百科全书。全书共五十二卷,分为16部、60目、520个科、2546种药材。其中“菜部”收录了各种蔬菜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内容,如苜蓿、芹菜、菠菜等。
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苜蓿属。其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常用于磨粉制作面包、糕点等食品,也可作为肉类的饲料。此外,苜蓿还具有药用价值,其根、茎、叶、花、荚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降血压等功效。
《本草纲目》中的“菜部”将苜蓿列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同时,该书还对苜蓿的形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后世研究和应用苜蓿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