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梨

释名
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气味
(实)甘、微酸、寒、无毒。
主治
消渴。用梨捣取汁,加蜜水同熬,收存瓶中。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直至病愈。
咳嗽。用好梨去核,捣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开,去渣,加黑饧一两,待化匀后,细细含咽。又方:用梨一个,刺五十孔。每也放椒一粒,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冷定后去椒食梨。
痰喘气急。用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每日食适量,甚效。
赤目弩肉。取好梨一个,捣取汁,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嗔中,犯卧点汁入眼。
反胃,药物不下。用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包湿纸几层,煨熟吃下。
蠼螋尿疮。用梨叶汗敷涂,药干即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于1593年完成初稿,并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陆续出版修订。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当时已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及其用途。

《本草纲目》分为四部:一是“经络”,包括人体生理功能;二是“脏腑”,描述内脏器官的功能与疾病关系;三是“五体六府”,涵盖骨骼肌肉系统及消化吸收过程;四是“果部”(即水果部分),记录了各种水果的特性、用途和食用方法。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科学分类方面也具有开创性意义。书中详细描述了许多当时已知的植物种类及其药用价值,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