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

气味
甘、辛、热、无毒。
主治
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开水送下。
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捣烂,加蜜做成丸仓,口含咽汁,甚效。
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合并后每取一两小煎服。此方名“大枣汤”,亦补脾气。
大便燥塞。有大枣一枚去核,加轻粉半钱入枣中,煨熟服,枣汤送下。
烦闷不眠。用大枣十四枚、葱白七根,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上气咳嗽。用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倒入枣肉中渍尽酥,取枣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肺疽吐血。用红枣(连核烧存性)、面药煎(煅过),等分为还想。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耳聋鼻塞。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辩香自。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诸疮久溃。用枣膏三程式煎水频洗。
心气痛。一个乌梅二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之,在害心疼直到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药物学著作,由明代李时珍所著。这部书共分为60卷,记载了1892种植物和动物,其中包含了许多中草药的学名、别名、性状、产地等详细信息,对后世中草药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中,李时珍详细介绍了枣树的生长习性、品种分类、果实形态、营养成分、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他描述了枣树的根系发达,喜肥喜水;枣的种类主要有红枣、无核枣、黑枣等;枣果实呈红色或黄色,形状有圆形、长圆形、椭圆形等;枣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健脑、润肺止咳等功效。

李时珍还对枣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藏保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提倡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进行种植,采用轮作、间作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枣树抗病虫能力强,但仍需注意防治蚜虫、天牛等害虫;对于成熟的枣树,要适时采收,防止过度采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是一部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的中草药学著作,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