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栗

气味
(实)咸、温、无毒。
主治
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烧存性,待火毒出尽,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刀斧伤。用大栗研烂敷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这部书详细记录了1682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类中药,并对每一种药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其中,《果部·栗》是书中关于栗子的一篇内容。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包括民间流传的知识以及当时的医学著作。他不仅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类中药的功效与用途,还对每一种药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发现。

栗子作为《本草纲目》中的内容之一,说明在明代时期,人们已经对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李时珍的这部著作对于后世医学研究和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我们可能无法具体描述或解释书中关于栗子的具体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