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酸、温、涩、无毒。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此方名:“黑神散”。
久泻不止。治方同上。
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
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觉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久痢久泻。用陈酸榴皮,焙、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有特效。
疔肿恶毒。以针刺肿毒四围,疮上盖石榴皮,四围贴一圈面,艾灸患处,以痛为度。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将诃根拔出。
肚子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用酸榴皮煎汤,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
酸榴根:
蛔虫病。有酸榴根一把,洗锉,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当打下虫一大团,虫患自此根绝。可食粥补身体。
女子经闭。用酸榴根一把炙干。加水二大宛浓煎为一碗,空心服。未通再服。
赤白下痢。治方同上。
本草纲目 · 果部 · 安石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著的一部综合性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巨著。其中“果部”收录了许多关于各种水果的药性、功效和食用方法等内容。而安石榴,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及。
安石榴,又称红石榴,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实。据《本草纲目》记载,安石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止血消肿的功效。同时,石榴还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在古代中医理论中,石榴被认为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润肺止咳的作用。因此,安石榴常被用于治疗一些与肝肾有关的疾病,如肾虚、腰膝酸软、遗精等。此外,安石榴还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功效,对于外伤出血、瘀血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本草纲目》中的“果部”对安石榴的描述较为简略,但可以看出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然而,由于《本草纲目》成书于几百年前,其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在现代医学中,安石榴的使用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如果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或有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