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胡桃

释名
羌桃、核桃。
气味
(核仁)甘、平、温、无毒。
主治
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小便频数。用胡桃煨熟,卧时嚼服,温酒送下。
石淋。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另煮浆粥一升,一并服下。
痰喘嗽,临卧时嚼服胡桃肉三颗、生姜三惩,喝几口开水,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数。次日即可痰消防车嗽止。
老人喘嗽,星卧不得。用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研为膏,加炼蜜少许,和丸如弹子大。每卧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锒酸物,齿不着力。细嚼胡桃即解。
赤痢不止。有适用桃仁、枳壳各七个,无蛀皂角一个,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作八服。每临卧时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荆芥茶送下。
血崩不止。用胡桃仁五十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时以温酒调下。
小肠气痛。用胡桃一术,烧为研末,热酒送服。
一切痈肿(未成脓者)。用胡桃十个,煨熟去壳,加槐花一两,研末捣匀,热酒调服。
小儿头疮。用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盖碗中出火毒后,加轻粉少许,调生油涂,几次即愈。
火烧成疮。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全书共分为16部、52类,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名称(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性质、采集加工、用途以及炮制方法等。其中“果部”是专门介绍果实的分类,而“胡桃”属于坚果类的一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医药学的巨著,对后世的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药材的形态、性味、功效等,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胡桃作为坚果的一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如下:

  • “胡桃,味甘,性温,有毒。” 这句话描述了胡桃的基本属性,即甘甜可口、性温且具有毒性。这是根据中医的理论,认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有的温补身体,有的清热解毒,胡桃就属于需要小心使用的温补食材。
  • “主咳血,润心肺,助声,益颜色,安魂。” 这几句说明了胡桃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疗咳嗽、滋润心脏和肺部、增强声音、改善肤色以及有助于安神。
  • “生食破血,熟食养人。” 这是对于胡桃食用方式的指导,生吃可能伤血,熟食则有益。
  • “凡一切果皆阴也,唯胡桃独禀阳和之德。” 这句话强调了胡桃与其他水果的不同之处,胡桃特别含有阳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本草纲目》中关于胡桃的记载反映了传统中医药对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药物的探索和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