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盐麸子

释名
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气味
(子)酸、咸、微寒、无毒。
主治
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服能杀蛔虫,其根白皮加醋煎浓汁含吞,能治骨鲠。有资料说,盐麸子的根能软鸡骨。盐麸子的叶上有虫寄生,即结成五倍子,说见虫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古代中国的药物学和植物学的百科全书。它是由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成书于16世纪。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医典之一,也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

《本草纲目》共分为五十二卷,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一千五百多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书中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方法以及药效等,对于后世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果部·盐麸子”可能是指《本草纲目》中关于盐麸子的条目。根据现有资料,盐麸子在《本草纲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无法确定“盐麸子”是否属于文学作品《本草纲目》的内容。

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或者上下文,我可能会更好地帮助你了解这个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