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筒桂、小桂。
气味
(皮)辛、温、无毒。
主治
养精神,和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释名
筒桂、小桂。
气味
(皮)辛、温、无毒。
主治
养精神,和颜色。
《本草纲目·木部·桂》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综合性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其中“木部”收录了114种树木,其中就包括了桂花。
桂花,又称丹桂、金桂等,是木犀科木犀属的植物。桂花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美丽的花朵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园艺栽培、香料制作、中药材等领域。在《本草纲目》中,桂花被归为木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桂花还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被视为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桂花为题材,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和书画作品。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金樽空对月”一句,即借指桂花。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