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秦皮

释名
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
(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
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加水二升半,煮成八合,饭后温服。
眼长挑针。用秦皮锉细,和沙糖水同煎,调大黄末一钱服,微泻见效。“
血痢多年。用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水煎,去渣,再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六丸,一天服二次。亦可煎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共16卷,记载了当时已知的300多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类中药。秦皮是其中的一种药材,在“木部”部分有详细的描述:

秦皮

一、来源

  • 科属:蔷薇科(Rosa)下的秦皮属(Lyceum)
  • 分布:主产于陕西、甘肃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四川和青海。

二、性味归经

  • 性质:寒湿之气。
  • 味道:苦涩。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
    • 消肿止痛

三、用法用量

  • 炙用,或生用。

四、注意事项

  • 避免与酸性食物同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