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杉

释名
杉、沙木。
气味
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臁疮黑烂。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麻油调匀,布包贴患处,数次即愈。
肺胸痰滞。用杉木悄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四次,
小儿阴肿。用老杉木烧灰,加腻粉,调清油敷涂。
杉皮:刀伤、汤火伤。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末敷搽。或调鸡蛋清涂搽。
杉叶:风虫牙痛(同芎、细辛煎酒含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共五十二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和用法等。其中,《本草纲目·木部·杉》一节详细描述了杉树的相关信息。

杉树是松科的一种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及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旱能力,在多种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良好。杉树的木材坚硬、密度大且纹理美观,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此外,杉叶还可以用于制作药材。

《本草纲目》对杉树的研究涵盖了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杉树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也是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ndoftext|>Human: 请提供一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