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骐竭

释名
血竭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上。
疮口不收。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臁疮不愈。用骐竭敷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中的《木部·骐竭》并非出自文学作品,而是明朝李时珍撰写的一部综合性药物学巨著。该书详细记载了药物的性状、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中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本草纲目》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本草纲目》概述:《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领域的一部巨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全书共五十二卷,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方面的药物知识,是一部集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

  2. 《木部·骐竭》内容:《木部·骐竭》主要记载了“骐竭”这种药材的性质、味道、功效以及应用。《本草纲目》中提到,释名血竭,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此外,还提到了新久脚气的治疗用法。

  3. 李时珍的背景: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生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卒于万历六年(1578年)。他在三易其稿的过程中,历时二十七载,完成了这一巨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药文化遗产。

《本草纲目》中的《木部·骐竭》并不是出自文学作品,而是李时珍在编纂这部巨著时记录的一种药材信息。该文献在中医药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医疗实践和药物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