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兽部 · 酥

释名
酥油。
气味
牛羊酥:甘,微寒,无毒。猫牛酥:甘,平,无毒。
主治
牛羊酥:补五脏,利大小肠,治口疮。猫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合诸膏。摩风肿跌打血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又称《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编纂的一部大型药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该书共五十二卷,分为16部分,包括动物、植物、矿物、水和土等五部。

在兽部中,”酥”是其中的一个条目。酥是一种用猪油和面粉加工制成的食品,具有浓郁的香味和酥脆的口感。在古代,酥是一种奢侈的食品,常用于节庆、宴会等场合。

《本草纲目》中的“酥”条目详细描述了酥的制作过程、原料来源、功效与禁忌等信息。书中对酥的原料猪油和面粉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介绍,指出了各种食材的品质和用途。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酥的制作方法,如酥皮、酥馅等。此外,书中还对酥的功效进行了阐述,认为它具有润肺止咳、消食去腻等作用。

《本草纲目》中的“酥”条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关于酥的知识,对于了解古代饮食文化和中医药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