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炎氛十丈红,仙人曾此有神功。
云随鸾鹤飞丹篆,雨挟蛟龙出贝宫。
星汉水流天上下,稻畦香动𤱔南东。
白头野老歌仁惠,击壤清时祝岁丰。
祷雨有感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上炎氛十丈红,仙人曾此有神功
《祷雨有感 其二》是明代诗人胡奎的一首古诗,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祈祷下雨的场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还体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期盼。
“海上炎氛十丈红,仙人曾此有神功。”首句便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海上炎热如火的景象,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股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紧接着,诗人通过“仙人曾此有神功”一句,巧妙地将祈祷降雨的意象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仙人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降雨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诗句“云随鸾鹤飞丹篆,雨挟蛟龙出贝宫。”则将祈雨的场景描绘得更为生动。想象中,鸾鹤和蛟龙都是祥瑞之物,它们与云、雨相结合,似乎预示着一场及时雨的到来。诗中的“星汉水流天上下”,更是将自然景象与天文知识巧妙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宇宙之中。
最后两句“白头野老歌仁惠,击壤清时祝岁丰”,则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在这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田野上欢歌,他的声音充满了对丰收年的期待和祝福。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社会的和谐氛围,更让人对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意。
《祷雨有感 其二》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社会和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