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公孙浑脱舞,今见书法有张颠。
君能高歌白云调,我欲笑拍洪崖肩。
玉笙皓鹤久无信,青李来禽真可怜。
洞庭春水碧于酒,细雨绿蓑须放船。
和张贞居寄倪云林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贞居寄倪云林韵》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昔闻公孙浑脱舞,今见书法有张颠。
君能高歌白云调,我欲笑拍洪崖肩。
玉笙皓鹤久无信,青李来禽真可怜。
洞庭春水碧于酒,细雨绿蓑须放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洞庭春水”和“细雨绿蓑”,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的景色,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通过与友人的书信往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胡奎(约公元1327年-公元1397年),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浙江海宁人。他是元明之间的诗人、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个人情感,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在《和张贞居寄倪云林韵》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古代的舞蹈和现代的书法进行了比较,既显示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君能高歌白云调,我欲笑拍洪崖肩”一句,不仅赞美了朋友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这种友谊之情深深打动人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那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纽带。
《和张贞居寄倪云林韵》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元明之际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