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冈贾徵君

三月三日雨晴初,东望东冈无鲤鱼。
杜陵爱酒自多债,太传治安还有书。
洛中牡丹少闲地,江上燕子识吾庐。
木兰丹擢桃花水,颇怪近来踪迹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东冈贾徵君》是一首元代诗人胡奎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胡奎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原文内容

  • 首句描述:“三月三日雨晴初,东望东冈无鲤鱼。”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雨后初晴,诗人站在东冈远眺,却只见到了一片宁静与空寂,没有鱼儿游动的景象。
  • 第二句感慨:“杜陵爱酒自多债,太传治安还有书。”这里的“杜陵”可能是指杜甫的墓地,杜甫以饮酒闻名,而诗人则因为爱酒而自感欠下了许多债务。同时,他也感到国家的安宁,并期待有更多书籍来充实他的书房。
  • 第三句哲思:“洛中牡丹少閒地,江上燕子识吾庐。”洛阳因牡丹花而得名,但在这里牡丹花显得有些寂寞,没有太多空闲地。而在江上,燕子似乎已经熟悉了诗人的居所,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亲近。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 语言特色: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木兰丹擢桃花水”,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1. 文化价值
  • 历史文化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
  • 艺术表现手法: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艺术上的瑰宝。

胡奎的《寄东冈贾徵君》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