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春日

检点小园无别事,清晨汲水自浇花。
蔷薇碧引风前蔓,芍药红抽雨后芽。
可是野情忘世故,正缘春色属诗家。
山僧野老时相遇,分送菩提寺里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园春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由元代诗人胡奎所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苏州城中东园的自然美景,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胡奎(约1264年—约1328年),元代诗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浙江海宁人。他在明初以儒生身份被征召入仕,官至宁王府教授。尽管仕途顺利,胡奎依然保持着诗人的身份,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其中包括《斗南老人集》中的部分作品。
  1. 诗歌原文
    检点小园无别事,
    清晨汲水自浇花。
    蔷薇碧引风前蔓,
    芍药红抽雨后芽。
    可是野情忘世故,
    正缘春色属诗家。
    山僧野老时相遇,
    分送菩提寺里茶。

  2. 诗歌赏析

  • 自然之美:胡奎在诗中描绘了东园春日的自然景观,用“蔷薇碧引风前蔓,芍药红抽雨后芽”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色彩斑斓。
  • 诗人情感:诗人通过“野情忘世故”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将自己视为诗家,享受着春风带来的诗意生活。
  • 文化意蕴:这首诗不仅是对苏州东园春天景色的赞美,还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宁静生活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茶文化的热爱。

《东园春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