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虚室夜萧萧,谈坐蒲团转寂寥。
着树似兼风叶堕,窥帘应杂雨花飘。
色从白处分明见,声入空中即渐消。
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寒虚室夜萧萧,谈坐蒲团转寂寥。
着树似兼风叶堕,窥帘应杂雨花飘。
色从白处分明见,声入空中即渐消。
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
。
《题听雪窝》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人独坐,一炉香火两行愁。
风声鹤唳秋虫泣,梦里听寒夜雨流。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忧郁的夜晚景象。诗中提到”山高水长人独坐”,暗示了孤独和寂寞;”一炉香火两行愁”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与忧虑。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
在诗歌的最后一句,“梦里听寒夜雨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寒夜”和“雨声”往往被用来表达孤独、寂寞或思念的情感。而“流”的字眼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仿佛雨水在流动中带走了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总的来说,《题听雪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