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虚室夜萧萧,谈坐蒲团转寂寥。
着树似兼风叶堕,窥帘应杂雨花飘。
色从白处分明见,声入空中即渐消。
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

注释:

天寒虚室夜萧萧,谈坐蒲团转寂寥。

着树似兼风叶堕,窥帘应杂雨花飘。

色从白处分明见,声入空中即渐消。

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雪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首句“天寒虚室夜萧萧”,描绘了冬夜寒冷的气氛和空旷的屋子。这里的“虚室”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第二句“谈坐蒲团转寂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的宁静状态。他坐在蒲团上,静静地聆听着雪花落在树上的声音,以及风吹过窗户带来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着树似兼风叶堕”,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雪花如同树叶一般轻盈地降落在地上,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同时,这也是一种比喻,将雪花比作落叶,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

第四句“窥帘应杂雨花飘”,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雪花如同雨滴一般密集地落下,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湿润的感觉。这里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雪花仿佛具有了生命,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

第五句“色从白处分明见”,描绘了雪花的颜色。白色的雪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清纯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颜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纯净、美好的意境。

第六句“声入空中即渐消”,描绘了雪花的声音。雪花落在屋顶、树枝等物体上时发出的声音,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消失。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轻柔、细腻的感觉。

最后一句“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他想询问侍者关于雪的更多信息,但又担心被侍者嘲笑,因为他的身高只有齐腰高。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又表现出他的谦逊和幽默。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的美丽景象和声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