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蒋诩开三径,今见此君临一溪。
月色倒流天上下,秋声多在屋东西。
路从翡翠巢边过,诗向琅玕节下题。
好约仙人吹凤琯,高闲长共碧云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然后回归原诗,结合诗、文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注意鉴赏其中的手法和语言。此诗写诗人在蒋康之家见到竹溪的美景后,即兴赋诗以赠。首句“昔闻”二字领起,回忆前事,点明此次造访是因蒋康之前来过,故有此景。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所见之景。三句“月色倒流天上下,秋声多在屋东西”,是说月光从竹溪的上空流泻下来,照亮了竹溪周围的山野;而秋声则从屋的东边、西边传来,使竹林更加显得幽静清寂。这两句诗将竹溪周围的环境描绘得如画一般。四句“路从翡翠巢边过,诗向琅玕节下题”,写诗人来到竹溪边,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山,看到前面有一座翠绿色的小亭子,于是便停下车来,在那里观赏风景,吟诵诗句。五句“好约仙人吹凤琯,高闲长共碧云栖”,写与友人约定一起到山上的白云深处去游玩,共同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直到日落西山。六句写诗人在蒋康家饮酒作诗,最后以“高闲”结尾,表示自己要像仙人一样,在青山白云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答案】

译文:

从前就听说过蒋诩开辟三径,今天我却亲眼看到了竹溪边的景色。月光从竹溪上方流泻下来,照亮了整个

竹溪周围山野,而秋天的响声却常常回荡在竹溪的四周。我沿着山路,从翠绿的小亭子旁边走过。我吟咏的诗篇

,都刻在竹溪旁边的石头上。我们最好约定一同到山中白云深处游玩,让日子过得更悠闲些。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蒋康家见到竹溪的美景后,即兴赋诗以赠。首句“昔闻”二字领起,回忆前事,点明此次造访是因蒋康之前

来过,故有此景。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所见之景。三句“月色倒流天上下,秋声多在屋东西”,是说月光从竹溪的

上空流泻下来,照亮了竹溪周围的山野;而秋声则从屋的东边、西边传来,使竹林更加显得幽静清寂。这两句诗将竹溪周围的

环境描绘得如画一般。四句“路从翡翠巢边过,诗向琅玕节下题”,写诗人来到竹溪边,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山,看到前面

有一座翠绿色的小亭子,于是便停下车来,在那里观赏风景,吟诵诗句。五句“好约仙人吹凤琯,高闲长共碧云栖”,

写与友人约定一起到山上的白云深处去游玩,共同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直到日落西山。六句写诗人在蒋康家饮酒作

最后以“高闲”结尾,表示自己要像仙人一样,在青山白云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