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古苔青,不见圮桥履。
洞口有樵人,浑疑赤松子。
题黄公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公洞》的意境与哲思
赵汸的《题黄龙洞》,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首联“苍弁西来拔地雄,重岩直下贮虚空”,描绘了黄龙洞雄伟壮观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这种描写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态上,更通过“根连笠泽天光合,润接蓬壶海气通”这样的句子,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象,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颔联“灵响有时闻世外,真人无位守规中”,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一种更为深远的哲学思考。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探讨一个关于存在和虚无的问题:真正的智者是否应该追求某种超越现实的境界?这里的“真人无位守规中”可能是指真正的智者或修行者并不需要占据某个固定的位置或遵守某种固定的规则,而是应该遵循内心的指引,顺应自然规律。
尾联“油然一缕山前起,乞与人间作岁丰”则带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诗人似乎在说,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就像一缕阳光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田,带来丰收的喜悦。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类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意义。从自然景观的描述到哲理的思考,从个体的存在到人类的生活,赵汸用他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世界观。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一次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