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古苔青,不见圮桥履。
洞口有樵人,浑疑赤松子。
【注释】
题黄公洞:题咏黄公洞的诗。黄公,即黄石公,传说为张良的老师。
磴(dèng)古苔青:台阶上满是青苔,显得古老而潮湿。磴,台阶。
见:被看见;被认出。
圮桥履:圮,通“圮”,毁坏。圮桥,已废弃不用的桥梁。
樵人:打柴的人。
浑疑赤松子:浑然不觉是神仙赤松子,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赏析】
《题黄公洞》,唐李嘉祐作,写诗人游览黄公岩后有感而发。黄公岩在今四川江津北三十公里处。此诗前两句点明题咏对象和地点,后两句写景抒情,表达出作者的感慨之情。
首句“石磴古苔青”,写的是诗人登上黄公岩的石梯,石阶长满了绿苔,显得十分古朴、潮湿,这让人联想到了岁月久远、历经沧桑的山岩。第二句“不见圮(pǐ)桥履”,则写出了诗人在攀登的过程中,没有找到通往山下的路,只能继续前行,直到到达山顶才恍然大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三、四句“洞口有樵人,浑疑赤松子”,则写出了诗人在黄公岩中看到的景象。洞口有个打柴的老人,他看上去像是神仙赤松子。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打柴的老人描述得如同神仙一般,令人惊叹不已。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加引人入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黄公岩中的景物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之情。他感叹岁月流逝,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