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十首 其五

梦乘白玉麟,遨游洞庭野。
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
轩皇张广乐,云是太古者。
灵妃鼓瑶瑟,玄音淡而雅。
此曲遗人间,但恐知音寡。
苟非遇伶伦,黄钟不如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言十首 其五’是明朝诗人胡奎创作的一首诗。胡奎(1329年—1406年),字孟贞,号乐山,浙江慈溪人。他以文学成就著称,尤其擅长诗歌与散曲。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和谐生活的向往。

《寓言十首 其五》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诗歌原文
    梦乘白玉麟,遨游洞庭野。
    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
    轩皇张广乐,云是太古者。
    灵妃鼓瑶瑟,玄音淡而雅。
    此曲遗人间,但恐知音寡。
    苟非遇伶伦,黄钟不如瓦。

  2. 内容解读

  • 主题思想:胡奎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亮天空,白云在月下轻轻飘动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和谐的感觉。
  • 艺术手法:胡奎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一句,既描绘了月亮高挂夜空,又描绘了白云在月光下轻轻飘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 象征意义:诗中的“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等意象,象征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1. 诗歌鉴赏
  • 意象生动:胡奎在诗中运用了如“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等生动的意象,使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读起来如同身临其境。
  • 语言优美:胡奎的语言简洁而优美,充满了诗性。如“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美景,还通过“明月流”这一动态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 情感深沉:胡奎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而真挚。

‘寓言十首 其五’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