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乘白玉麟,遨游洞庭野。
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
轩皇张广乐,云是太古者。
灵妃鼓瑶瑟,玄音淡而雅。
此曲遗人间,但恐知音寡。
苟非遇伶伦,黄钟不如瓦。
解析《寓言十首 其五》:
诗词原文:
梦乘白玉麟,遨游洞庭野。
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
轩皇张广乐,云是太古者。
灵妃鼓瑶瑟,玄音淡而雅。
此曲遗人间,但恐知音寡。
苟非遇伶伦,黄钟不如瓦。译文与注释:
在梦中,我骑着一匹白色的麒麟,在洞庭湖畔自由翱翔。明月洒满了高高的蓝天,白云从它的下面缓缓升起。传说中的轩辕皇帝演奏着宏伟的乐曲,那音乐仿佛来自太古时期。灵妃弹奏着瑶瑟,声音清澈悠扬而又优雅。这首曲子流传到了人间,但恐怕知道欣赏它的人并不多。如果不是遇到了伶伦这位音乐家,那么这美妙的音乐就比不上普通的瓦器之音了。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人在月光下骑着白色麒麟,遨游在美丽的洞庭湖边。这里的洞庭湖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它还象征着一种超然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明月流高天”和“白云生其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能体会到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主题与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诗人借助神话传说的元素,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真正的艺术和美好的生活是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欣赏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意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诗中的月亮、高山、流水、瑶瑟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被诗人巧妙地运用到诗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深刻又感人,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经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