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港阻风

老屋疏篱半掩门,断烟疏柳几朝曛。
雨昏潮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
山翠犹疑妆泪湿,眼波如恨宝钗分。
岂无渔笛苍茫里,垂老飘零不忍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女儿港阻风》是明代诗人龚敩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恶劣天气中的心境变化和环境感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女儿港阻风》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龚敩是一位铅山(今江西省铅山县)人,以明经分教广信,辑朱熹学说而补六经图。
  • 他曾任国子祭酒,卒于官,有文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 老屋疏篱半掩门,断烟疏柳几朝曛。
  • 雨昏潮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
  • 山翠犹疑妆泪湿,眼波如恨宝钗分。
  • 岂无渔笛苍茫里,垂老飘零不忍闻。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和对生活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龚敩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充满了意境美。
  •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有力,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1. 历史影响
  • 《女儿港阻风》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1. 文化价值
  • 龚敩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
  • 通过研究他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女儿港阻风》不仅展示了龚教徒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古代诗歌和历史文化的朋友来说,阅读并理解这首诗是非常有益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