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疏篱半掩门,断烟疏柳几朝曛。
雨昏潮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
山翠犹疑妆泪湿,眼波如恨宝钗分。
岂无渔笛苍茫里,垂老飘零不忍闻。
注释:
- 老屋疏篱半掩门,断烟疏柳几朝曛:老屋的窗户被稀疏的竹篱笆半遮住,门前有一排疏落的柳树,已经过了好几个早晨。
- 雨昏潮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雨水模糊了潮口的地方,仿佛春天的水;天空中云霞映照在江东,仿佛傍晚的天空。
- 山翠犹疑妆泪湿,眼波如恨宝钗分:山色翠绿如女子的泪水,似乎还带着未干的泪痕;眼睛像恨一样转动,就像把宝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饰品)分成两半一样。
- 岂无渔笛苍茫里,垂老飘零不忍闻:难道没有渔民在辽阔的江面上吹着笛子?我年事已高,飘零到这个地步,不忍心再去听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首联“老屋疏篱半掩门,断烟疏柳几朝曛。”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诗人用“老屋”和“疏篱”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接着,“断烟疏柳几朝曛”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断烟”、“疏柳”等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
颔联“雨昏潮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则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雨昏潮口生春水”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雨水和春天的水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而“天入江东有暮云”则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过去的追忆,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颈联“山翠犹疑妆泪湿,眼波如恨宝钗分。”则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神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山翠”和“泪湿”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的悲伤和无助,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同情。而“眼波如恨宝钗分”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尾联“岂无渔笛苍茫里,垂老飘零不忍闻。”则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渔笛苍茫”形象地描绘出了渔夫在江边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音乐,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满足。而“垂老飘零不忍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